Meekness, Not Weakness 溫和,而非軟弱
As sons of Mary and of the Church, Catholic father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lead their children to an encounter with God
身為瑪麗和教會的兒子,天主教父親有責任帶領他們的孩子與上主相遇
By Supreme Knight Patrick E. Kelly 6/1/2024
六月是獻給耶穌聖心的月份,這是一個長達數世紀的奉獻活動,慶祝基督對人類的愛。聖心對我們所有人都有深遠的意義,對丈夫和父親的聖召也具有特殊的意義。
在瑪竇福音中,耶穌告訴我們:「你們背起我的軛,跟我學罷!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:這樣你們必要找得你們靈魂的安息,」(11:29)。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很多關於基督的心,但在這裡我想重點討論祂對溫和的自我描述——以及與普遍看法相反,溫和的美德如何成為一種男性美德。
溫和(meekness)是一種常被誤解的美德。如果我們認為這是膽怯或消極,我們就沒有抓到重點。聖經中這個詞經常被翻譯為溫柔(gentleness),這是更接近的,但即使這樣也不能完全捕捉到它的全部含義。
溫和並不是軟弱。恰恰相反;這是偉大的標誌——也是真正力量的標誌。這是一種美德,可以讓一個人以正確的方式運用自己的力量。根據St. Thomas Aquinas的說法,溫和「根據正確的理由緩和憤怒」(Summa Theologica II-II, q. 157)。當我們面臨壓力或感到威脅時,溫和最能發揮作用。這可以從我們在衝突時刻的反應看出來。溫和讓我們保持冷靜,幫助我們控制憤怒,這樣我們就不會讓事情變得更糟,更重要的是,不會傷害我們所愛的人。
憤怒當然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,包括家庭生活。憤怒往往是有道理的。但這種激情如果不加以遏制,可能會造成巨大的傷害。它會破壞人際關係,在配偶、父母和孩子之間造成分裂,這種分裂可能持續數年,甚至幾代人。
另一方面,溫和是一種統一的美德。教宗方濟各說:「溫和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控制自己、為他人留出空間、傾聽他人並尊重他們的需求和要求的人。他們無意壓倒或削弱對方,他們不想凌駕或主宰一切,也不想將自己的想法或自己的利益強加於他人」(三鐘經演講,2020年11月1日)。
溫和讓我們保持冷靜,幫助我們控制憤怒,這樣我們就不會讓事情變得更糟,更重要的是,不會傷害我們所愛的人。
溫和是哥倫布騎士和所有丈夫和父親的基本美德。正是這種美德讓我們能夠掌控自己的激情並運用權威,從而幫助我們的家庭繁榮昌盛。在糾正孩子時,我們需要謹慎選擇言語,並認識到他們獨特的弱點,同時也提醒他們上主賦予他們的尊嚴。這很重要,因為我們的孩子對上主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與我們的互動。
溫和在婚姻中也很重要。當我們給予和接受建設性批評時,它可以幫助丈夫和妻子保持溝通管道暢通。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冷靜的脾氣並以開放的心態傾聽對方所說的真相,我們就會從配偶身上學到很多東西。
最後,溫和幫助我們容忍別人的失敗。教宗方濟各解釋:「如果我們不斷地對他人感到不安和不耐煩,我們最終會感到精疲力竭和疲倦。但如果我們以溫柔和溫順的態度看待他人的缺點和局限性,不帶任何優越感,我們實際上可以幫助他們,而不再把精力浪費在無用的抱怨上」(Gaudete et Exsultate,72)。
溫和的丈夫是堅強的丈夫,正如溫和的父親是堅強的父親一樣。以溫和對待他人,我們效法耶穌的聖心——我們在我們的妻子和孩子身上確認了他們最基本的身份,即他們是被上主所愛的。
耶穌萬歲!